重讀《芳華之歌》:以芳華找九宮格會議的名義不朽–文史–中國作家網

作者:

分類:

原題目:以芳華的名義不朽——談楊沫與《芳華之歌》

作家楊沫像 楊之光 作

作家楊沫在修正本身的長篇小說《西方欲曉》時說:“反動文藝不該當是裝在套子里的、凝結僵逝世的木乃伊,它應該是鼓著金色的同黨,高窪地飛在云端、飛在平地年夜海、飛在無窮遼闊六合里的、永遠鼓勵人們進步的金翅鳥。”她的這一思惟一向貫串著她創作的一直,讓其著作在浩繁的反動文學作品中獨樹一幟,尤其是她的代表作《芳華之歌》。

《芳華之歌》是楊沫在身材處于病痛之中卻一向保持創作多年,又歷經坎坷才得以問世的一部長篇小說。她以本身的生涯和生長為原型,描聚會場地述了林道靜、余永澤、江華以及盧嘉川等一批常識青年在特定的汗青時代所作出的選擇,繚繞反動、戀愛、芳華、決定等要害詞睜開故事,成為了十七年文學中的主要經典。如李揚所評,這“既不是由於它是一部政治寓言,也不是由於它是一部言情小說,而是由於它既是政治小說又是情愛小說,或許說,是由於它是一部情愛小說的方法講述的政治故事”。顯然,《芳華之歌》作為一部為數未幾的以女性為主人公的反動小說,不只具有濃重的女性常識分子氣味,同時又因楊沫將“戀愛”這一人類永恒的話題與反動選擇慎密聯絡接觸在了一路,豐盛的意蘊和靈動的詩意詮釋了常識分子話語、女性話語、反動話語之間的復雜關系,于是小說衝破了簡略的兒女情長,反動之中的戀愛有了高尚性,一曲對性命的向往與尋求的芳華之歌回應著豪情熱鬧的時期,為讀者帶來了新的文學體驗。

《芳華之歌》的三個版本

《芳華之歌》于1958年1月由作家出書社初次出書,并在《北京日報》上同時開端連載。這是《芳華之歌》的第一個版本。該書出書后立即在寬大群眾中發生了宏大反應,在不到一年的時光里就印刷近百萬冊。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周揚在4月召開的文學評論任務會議上對《芳華之歌》表現確定,并說,比來有3部好作品呈現,一是《林海雪原》,一是《紅旗譜》,一是《芳華之歌》。

1959年《中國青年》第2期刊發了一篇初次對《芳華之歌》提出公然且嚴格批駁的文章,由此睜開了一場熱鬧的、全國范圍的年夜會商。《文藝報》和《中國青年》上開辟了專欄刊登了很多關于《芳華之歌》的看法和評論。此中,有對此提出尖利批駁的,以為全書佈滿了小資產階層情調,沒有提醒人物魂靈深處的變更,尤其是主人公林道靜在戀愛生涯上不嚴厲,思惟斗爭上不深入;但更多的是對《芳華之歌》的贊賞和嘉獎,以為此墨客動地反應了“一二·九”時代的時期面孔和時期精力,而林道靜、盧嘉川、江華等人的抽像也很真正的且具有典範性。會商連續了三個多月,《中國青年》上持續會商了4期,總編邢方群還專門請示過中宣部的林默涵,林默涵表現:“你們搞這個會商很好,茅盾的文章寫得很好,我批准他的看法。”最后,作為此次會商的一個總結,茅盾明白確定了這“是一部有必定教導意義的優良作品”。何其芳也在文章中談到“對于《芳華之歌》的吸引讀者的水平我仍是估量缺乏的”,并以為這部小說不成否認。

謙遜的楊沫以為此次會商對本身很是無益,她感到此中確有對的的成分。為此她花了3個月的時光對《芳華之歌》停止了彌補和修正,1961年3月修正后的《芳華之歌》由國民文學出書社出書。這是《芳華之歌》的第二個版本。這一版最年夜的變更是增添了林道靜在鄉村的七章和北年夜先生活動的三章,同時也對其別人物和情節作了需要的修正,而楊沫最愛的兩個腳色盧嘉川和林紅簡直沒有任何修改。依據金宏宇師長教師的統計,《芳華之歌》重版本在第一版本的基本上修正了260多處……重版本合計增寫七八萬字篇幅。楊沫以為,“一二·九”活動前后,簡直有很多常識分子分開了北京,到華北鄉村餐與加入了反動斗爭。她補寫的這一段就是本身的切身生涯。而全部修正都是繚繞著林道靜的生長和她所走的途徑來停止的,如許的修正使小說更切近了生涯的真正的,長短常需要的,對林道靜的這一人物塑造的典範性也是非常無益的。之后面臨這一版《芳華之歌》的批駁和質疑,她也一向保持己見,并未恢復第一版的原貌。她盼望本身的作品有助于寬大讀者清楚舊中國危殆的曩昔,向往新中國光亮的將來,固然“此刻的青年人對反動似乎不那么感愛好了”,但仍“不克不及想媚俗,也不想邀某些作者之寵”,不克不及為了取悅他們就隨便刪改。1991年6月,楊沫在《芳華之歌》新版后記中說:“我只能以一顆忠于內陸、國民,酷愛共產主義的心來從事我的創作。”足見其平生的恥辱情懷。

之后,在經過的事況了20世紀六七十年月的批評和會商,楊沫于1977年在第二版的基本上再次對《芳華之歌》停止了一次較年夜修改,1978年1月由國民文學出書社以重印本(定本)出書,這是《芳華之歌》的第三版。楊沫在《重印后記》中說:“這本書在此次重版中,除了顯明的政治方面的題目,和某些有損于書中好漢人物的描述作了個體修正外,其他方面修改很小。”依據金宏宇師長教師統計,這一個版本與1960年的版原形比,“修正有80多處。此中屬于政治題目和好漢抽像題目的修改有17處,其余的都是所謂‘其他方面’的修改”。

迄今為止,《芳華之歌》的刊行量曾經跨越了500萬冊,有包含英語、日語、印尼語、德語、西班牙語在內的20多種文字的譯本,有助于《芳華之歌》在海內的普遍接收,也推進了中國白色經典在海內的勝利傳佈。顛末半個多世紀的傳播,《芳華之歌》英譯本館躲范圍已遍布全世界,美國和japan(日本)成為館躲豐盛且具代表性的兩個國度。

不只這般,在60余年的出書刊行中,《芳華之歌》小說被陸續改編成連環畫、話劇、京劇、川劇以及電視劇、音樂劇、歌舞劇等各類情勢。1958年,由於《芳華之歌》小說的宏大影響,由北京片子制片廠改編的同名片子被作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影片,在全國范圍內刊行放映時形成了顫動效應,良多影院甚至24小時演出該片,照舊濟濟一堂,該片成為了中國片子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1961年,鄧穎超曾給楊沫寫信說:“《芳華之歌》片子我看過不只一次,小說也看到‘忘食’。”2018年,適逢小說出書60周年之時,話劇《芳華之歌》在北京四天之內連演五場。中心戲劇學院傳授、導演羅錦麟看過之后不由感歎道:“看過《芳華之歌》惹起了我很多的回想……60 年前,楊沫的小說面世,惹起了我們一代人的熱讀,簡直人手一冊。”2019年,《芳華之歌》進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躲。

常讀常新的《芳華之歌》

楊沫在創作初版《芳華之歌》中比擬器重人物生長的汗青時光,而非詳細的汗青空間,由於在主人公林道靜的生長史中,生長的重要是人,而非人物地點的周遭的狀況。換言之,在這個經過歷程中,她身處的周遭的狀況不單并未和她一路生長,反而成為了她逃離和廢棄的對象。

到了第二版,也就是楊沫對小說停止修正時,此時的北京城曾經好像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樣煥收回了新的活力。在這時再來審閱小說人物所置身的周遭的狀況時就會發明,從一個較長的汗青時代來看,對舊社會北京城的“破敗景致”的描述能更好地映托出北京城的“宏大變更”和“重生風采”。于是楊沫在1959年12月《芳華之歌》重版后記中說:“國慶十周年前夜,我散步在首都天安門前。……內陸十年來的巨大成績,不由使我回想到曩昔——回想到‘七七事情’前我在北京生涯時的那些情形。……那時,彷徨在這里的人們,眼看著宏偉的天安門油漆剝落,仿佛覺醒在厚厚的塵埃中…教學場地…可是這種情形,明天的青年同道再也不克不及看到——永遠也無法看到了!”

而到了明天,幾十年的時光曩昔了,北京城產生了比第二版修正時更為宏大的變更。假如我們想要清楚那時的北京城,清楚曩昔時間風采、地輿周遭的狀況中的人物記憶和生涯,無疑文學作品是極好方法瑜伽場地。異樣,也只要融進到那時當刻的地輿空間之中的人物生涯才是真正的可感、活色生噴鼻的。很顯然,楊沫在寫作小說不久就認識到了這個題目,但這又不是經由過程簡略的部分修正可以或許處理的,即便她在第二版中曾經作了一番較年夜的修正,但作品在景致地輿的展現上也仍未對全體作風發生太年夜影響。所以楊沫才會在重版后記之中專門感嘆了這個題目,她說:“《芳華之歌》在這方面遠沒有盡到它的職責——這是我在國慶節前,從天安門前的光輝情形中,才感到出來的。不外曾經來不及解救了。”但不論若何,作者筆下所刻畫的天安門前的玉帶河、北年夜的紅樓和藏書樓、北海、什剎海、故宮河沿等,依然為我們展示了近百年前的老北京城的城市格式和城市風采,勾畫出一幅在20世紀30年月,首都南遷后瘡痍滿目標北京城,浮現出了那時的反動者們運動的特定地輿周遭的狀況,表白了林道靜等一批常識青年在一個特別的汗青時辰是在一個如何多難多災的周遭的狀況之中作出了各自的選擇,而這也進一個步驟證實了共產黨人反動的對的性。在小說中,這種衰頹景致與北京城的宏大變更和煥發的重生機之間構成了一種宏大的張力,構建起了小說奇特的審美空間,讓人在瀏覽之時不由慨嘆感喟,對人物的選擇又有了新的懂得,也讓全部故事的產生成長看似曾經過期,但實在常讀常新,在分歧時期讀來,總會有紛歧樣的心得領會。

不朽的芳華之歌

楊沫對筆下的北京城一直充盈著彭湃又熱鬧的感情,她生在這里,長在這里,離世亦是在這里。她說:“北京把我撫育、教導成人,給我幸福、暖和,給我諸多的聲譽和新人,更給了一顆依然年青的心。……它不時敦促我,號令我……要愛護性命的一分一秒!它不時地提示我應該若何報答北京。……我只要不斷地揮舞手中的筆。”芳華應當是一首如何的歌,楊沫用本身終生的經過的事況交出了本身的答卷,那就是一直用本身的方法歌唱生涯中的美,鞭笞生涯中的丑。戰鬥年月,手里是隨時預備與仇敵決死一搏的槍,而戰爭年月,手里是一支創作書寫的“生花”妙筆。

楊沫的兒子馬青柯回想母親時說:“她平生只鐘情兩件事,反動與文學。”她曾是赤軍時代的地下任務者、機密共產黨員。在抗日戰鬥的疆場上,她是誕生進逝世的八路軍干部;在束縛戰鬥中,她是一手拿槍、一手拿筆的消息兵士。1933年前后,在殘暴的白區地下斗爭中,她直接接觸和直接聽到了很多共產黨員和反動青年的勇敢斗爭、寧當玉碎的反動業績。1937年盧溝橋事情之后,她在敵后餐與加入抗日游擊戰鬥,先后在冀中地域,后來的晉察冀抗日依據地,從事過婦女任務、宣揚任務等,親歷過良多戰友壯烈就義,被他們捨身殉難的行動震動,并深受激動。這些人持久活在她的心中,構成了一座座豐碑。楊沫表現,“無機會日后我必定要將他們寫出來”,“我要把我身上的豐碑搬出來,搬到寬大國民群眾的眼前,叫后眾人平易近永遠記住這些勇敢獻身的同道們”。所以她一向保持本身要“多寫可敬心愛的人物,固然她(或他)們各有分歧的毛病”,但也正因這般,才顯得真正的寶貴又扣人心弦,惹起讀者的共識。

她由衷地感激共產黨于她窮途末路之時,挽救她于暗無天日之中,使她在公民黨統治下的暗中社會之中看到了光亮,并使她有勇氣1對1教學和氣力在持久的殘暴戰鬥歲月中保持信心。也恰是這份感謝和感念成為了《芳華之歌》這部小說的原始基本。對于這位曾寫出“我國今世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和拍成“我國最優良的影片之一”的文藝家來說,她對這本書的最高愿看則是盼望這部作品能讓明天的年青人了解曩昔的人們是若何斗爭的,是若何經過的事況,是若何走到明天,那么對于明天的青年人來講,也許會對我們明天的美妙生涯更愛護一些。究竟,“創作,這是一門很有興趣思的休息。作家發明出來的抽像不只可以教導和激動讀者,異樣也可以教導和激動作者自己。在發明盧嘉川、林紅這些捨身殉難的共產黨員抽像的經過歷程中,我本身的精力世界就仿佛升華了,就仿佛飛揚到高尚的境界中”。所以她也盼望他們能成為讀者們的導師和伴侶,進一個步驟貫通芳華真正的意義。這份美妙的期許,也是楊沫創作《芳華之歌》一個很是主要的動因,也使楊沫自己一向以芳華的名義而不朽。

楊沫在之后又陸續創作出長篇小說《芳菲之歌》(1986年),以及《精華之歌》(1990年),它們和《芳華之歌》成為了小樹屋她的“芳華三部曲”,而與第一部《芳華之歌》的頒發時光跨度已長達30年。實在楊沫早在《芳華之歌》完成后就想動筆續寫,提綱都已擬好,但卻一直因身材病痛等各種緣由而未能如愿。三部曲的完成給《芳華之歌》中那些鮮活的人物畫上了一個句號,也使楊沫再次熟悉到本身作為一個作家,“應該嘔心瀝血,把最美妙的、能激動讀者、能凈化讀者魂靈的作品獻給國民”,同時也啟示著一代代青年思慮本身的人生價值,思慮若何才幹不虛度本身的芳華韶華。

(作者系四川省社會迷信院馬識途研討中間研討員、四川文明財產個人工作學院傳授,本文系四川藝術基金2024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贊助項目標階段性研討結果)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